康熙“故人”高士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3期 作者: 胡忠良 

标签: 北京   杭州市   秘档   风云人物   历史拾遗   

“故人久别已三年,寄语封书白日边,多病相邻应有意,吟诗每念白云篇。”

这是一首充满着感情的诗,寄托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如果不知道它的出处,你很难想象这首诗的作者居然是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是的,这首诗出自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诗中的故人是康熙的老师高士奇。高士奇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他的仕途可谓传奇,而他和康熙之间令后人不可思议的深情厚谊,更是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皇朝,创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温情神话。

总是相伴在康熙左右的高士奇。图为他的画像。

然而,后人对高士奇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且贬多褒少,或把高士奇称作贪得无厌的佞臣,或称其为一生效忠康熙的不二之吏。那么,高士奇究竟是何等样人呢?

初入南书房

高士奇,字淡人,号竹窗,又号江村,杭州府余姚人。康熙三年(1664年),高士奇全家北迁。不幸的是,到京后不久其父去世,一家的生活重担无情地压在这个二十岁的文弱书生身上。直到二十六岁入太学时,生活才有所转机。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初三,康熙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年轻皇帝,在果断巧妙地铲除专权谄佞的鳌拜等辅政大臣后,亲试太学生,高士奇荣登榜首,御试第一,被康熙钦命抄写经筵讲义。

责任编辑 / 薛立若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