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麻拉姑:大清顶级宫女之谜

苏麻喇姑是清代一位传奇式的女人。作为千百个曾经在清宫中服役的下层普通宫女的一员,她经历并见证了清太祖、太宗、世祖和圣祖四朝,而且还间接参与了清初部分政治事件。后来她混出了名声,不但被皇室成员视为至亲,死后还被葬以嫔礼,有关她的传说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她忽然成为宫廷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红人”,甚至与康熙谈起了恋爱。那么,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在大清宫中混出头的呢?
孝庄身边的“红人”
苏麻喇姑,名字应叫苏麻喇,“姑”是宫中对长者的敬称。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天命十年(1625),科尔沁部贝勒斋桑之二女、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苏麻喇姑作为随身侍女,也被带到了后金新都盛京(今沈阳)。此后在长达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以婢女的身份侍候孝庄。
作为诸多陪嫁而来的侍女之一,苏麻喇姑因心灵手巧,加上工作认真而逐渐在宫女中脱颖而出,开始受到主子的信赖,并被派遣参与了一些非奴婢所本职的工作。据《啸亭杂录》记载,“国初衣冠饰样”,皆苏麻喇姑“手制”。这虽然不免有过誉之嫌,但据《清史稿》载:“清自崇德初元,已厘定上下冠服诸制。”裁剪缝纫,是婢女的基本功课,大约正是苏麻喇姑的业务过硬,才被选中参与设计制作清朝开国国服这项重大的国家工程。
由于长期与孝庄朝夕相处,苏麻喇姑与孝庄之间除主仆关系之外,便另有一种超越这层关系的依赖与感情。尤其是皇太极驾崩后,孝庄刚31岁,正值青春鼎盛之期,却不得不过上孀居生活,很需要一位知音来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的苏麻喇姑,自然成为最佳人选。孝庄身为太后,由于宫制所限,一些私事,甚至公事不便抛头露面,苏麻喇姑就成了孝庄的联系人。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