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符号与标记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8期 作者: 黄秀芳 

标签: 中华遗产卷首语   

八月号杂志杀青之日,正逢所谓五百年难遇的日全食。日食所涉国家及地区都呈现出了热睹奇观的景象。尤其中国,记忆之中,此次似乎是热度最高的一次,即便天公不作美,大部分地区都阴云密布或有雨,那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热度最高者,甚至几度转移阵地,其执着程度,堪比夸父追日。

日食对于今人之魅力,在于它的奇异之美。但是在古代,它却是凶兆:象征万物之父的太阳被魔鬼或者动物吞食,岂是好事?于是大家敲锣打鼓驱赶吃掉太阳的天狗、举行一系列仪式以救日。因为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天和人关系紧密,天象与人事几乎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异常天象,都是上天对人的一种示警。比如,太阳属阳象征君王,月亮属阴象征臣子,日食便是阴侵阳即臣掩君之象,故不祥。不祥怎么办?国人要救日,君王要修德,以弥补不足,完善自我。这一现象,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即已出现。

“迷信”,我相信很多人会这样下结论。也许。但是几千年来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思维、这样行事、这样表白,它融进每一个人的身体或心灵,变成一种本能、习惯甚而文化,即便它是“迷信”,也已然深深地印记在中国的历史上,去不掉,抹不消。换句话说,它已成为中国人的符号和标记。

我得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事例几乎信手可拈。比如中国人会牢记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原理,尽量不让五行相冲;会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并因此格外看重六十年一甲子的到来;会选择在寓意好的生肖年时生孩子;举办大事时要择日甚至择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8月8日晚8时开幕的北京奥运会。这一系列行为外国人很难理解,而对于中国人却是天经地义。之所以如此,都是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相信“天人感应”几千年来绵绵不绝地传承所致。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