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还是伪科学
专家访谈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8期
标签: 有问有答


◎◎◎编者按:
李约瑟博士曾说过:“对中国人来说,天文学曾经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因为它是从敬天的‘宗教’中产生出来的,是从那种把宇宙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甚至是一个‘伦理上的统一体’的观点中产生出来的,”“中国天文学在整个科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应该比科学史家通常给予它的重要得多。”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天文学?带着问题,本刊特约记者徐楠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
◎记者:中国有句古话叫“人的命,天注定”,这话是不是说古代中国人把自己的命运吉凶寄托在天上?
◎江晓原:不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中国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一句说辞。中国普通百姓并没有将自己命运直接寄托天上的观念,这句话恰恰更适合西方人——西方人的星占算命是确定人出生时的星宫图(horoscope,日、月、五大行星在黄道12宫中的位置),这个天宫图就会注定人的一生命运。而古代中国人头顶上的天象只决定军国政事,只为皇家命运服务,因为皇帝是“天子”,天的儿子由天来管,天只管天的儿子,这才是中国人的逻辑。
在中国儒家,的确有一个“天命”的观念,但它属于政治理论范畴,所谓“昊天有成命”、“天命归于有德者”,譬如“九鼎”就是天命的一种象征物。天命只作用于人间社会治乱、王朝盛衰的大事,或者推及一身系天下兴亡的重要人物,并不直接管一个普通人的穷通祸福。
中国古代天学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造历,一是星占。中国古代历法致力于研究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其根本目的就是推算、预报日食、月食以及行星运动,而最终用途则是为军国大事、皇室命运做星占。
说到这里,有三个概念有必要厘清:历法、历谱和历书。历法,侧重于指数理天文学(mathematical astronomy),即推算日月行星运行规律的那部分;历谱,就是英文中calendar的意义,是明确当年月份、日期的日历,它是靠数理天文学推算出来的,排算历谱仅仅是历法功能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仅仅排个历谱的话,没法指导人们的生活。某一天是不是适合嫁女儿?是不是适合盖房子?于是就需要具体的历注。有了历注,就成了历书了,就是民间所说的“黄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