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端午的独木龙舟
龙舟赛场没有彩旗飘扬?没有高音喇叭播放音乐?没有搭起观礼台?在贵州台江施洞苗族人的龙舟大赛上,只看到江边竹林下,有排长木板凳,几位苗家老人坐在木板凳上笑谈。我走上前,恭敬地问。有位老人笑着让坐说,施洞龙舟赛是民间自办,没花俏布置,照古规办,真实自然,敬祖娱民。

参赛的龙舟叫独木龙舟,古朴而硕大,别具一格,舟身用三根高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间一根独木为母舟,直径约70厘米,长约24米,两边各置一根直径约50厘米,长约17米的子舟,精雕细刻的五彩龙头上还有几十只鸭子和鹅,很是漂亮好看。
比赛前,停靠在岸边的龙舟要接受所代表的姓氏或与村寨有姻亲关系的人送礼和敬酒。接龙的时候送礼人先燃放一串鞭炮,献上一段红绸,由龙舟上的专人系在龙角上,接着就是敬酒。得先敬鼓主,再敬龙舟上的其他男人,每人一杯,任何人均不得推辞。敬完酒才能把猪、牛、羊、鸭、鹅等礼品交由龙舟的专门人员登记,收到的猪、牛、羊等大型礼品,直接装上专门配备的小船带走,鸭、鹅等礼品则要先挂在龙头上向众人展示,待多得已经放不下的时候再移走。猪、牛、羊作为供品最为普遍,雄鸡也是最为常见的供品之一,但用鸭和鹅作为供品却不多,在施洞,如果你要去给龙舟上供,鸭或鹅必不能少。所以在龙舟节期间随处可见双手提着或肩挑着鸭和鹅的人们,每只龙舟的龙头上都倒挂着“嘎嘎”叫的鸭鹅,换了一挂又一挂,三天下来,少不了上百只。

江边又有龙舟下水了,身穿民族服装的苗家人,扛着龙舟,欢呼口号,一步步走下江中,然后平稳抬起,放入江水中。此时,江岸上炮仗声噼叭炸响,手炮通通飞响,人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一位掌龙头的老船首,给龙舟挂红布,给龙舟敬酒……龙头,高高昂起,离水面三米多高;龙嘴大大张开,露出上下两排雪白龙牙;两只龙角,弯曲向两边翘起,龙角上挂着头十根红布条,还有一块两三米长红绸,横拴在两只龙角上;龙嘴巴下,挂有长长龙须,随风飘动煞是好看。奇特的是,龙舟头上的龙角是一对弯弯的大水牛角,分别写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八个字。这应该与苗族人民自古崇拜牛、将牛头作为图腾崇拜有很大的关系。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