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昆明记忆

联大师范学院的几位女生留影。与外文系女生的时髦洋派相比,她们显得朴素文雅。供图/胡静
40年代的昆明,在背街上,如有格外时髦的女郎走过,就会有若干小男孩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喊:“摩——登!上街找先——生!”“摩登”在这里是名词,指穿着入时的青年女子。
据我的印象,这种被叫做“摩登”的女子,也包括联大的女生。她们不管穿什么都显得大方、自然,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几位当年的联大女生的回忆也印证了我童年的印象。当时女生的服饰“没有一定的标准”,具体而言:“就色彩来说,穿素色的旗袍当然可以,穿花旗袍也不会受到别人的非议;就质料来说,丝的、毛的、麻的衣服均无不可。就服式来说,中式、西式,甚至于你愿穿什么样式,你就可自去做一套来穿上,以至于有几位女同学穿起男装,雄姿英发地在校内外参加各种活动,也没有人认为荒诞不经。”此文写于1945年5月,应该是可信的。
外州县的情形似乎与昆明就有所不同。蒙自是滇南首府,联大迁滇之初,因昆明校舍不足,曾将文、法两学院迁入,成立蒙自分校,历时一学期。钱穆教授在回忆录中就提到l938年蒙自联大女生的穿着打扮对当地女学生的影响:
学校附近有一湖,四围有行人道,又有一茶亭,升出湖中。师生皆环湖闲游。远望女学生一队队,孰为联大学生,孰为蒙自学生,衣装迥异,一望可辨。但不久环湖尽是联大学生,更不见蒙自学生。盖衣装尽成一色矣。联大女生自北平来,本皆穿袜。但过香港,乃尽露双腿。蒙自女生亦效之。短裙露腿,赤足纳双履中,风气之变,其速又如此。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