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为中国有
标签: 中华遗产卷首语
应春节之景,这期的内容为“发酵食品”。“发酵?”,不少人听到这两个字先是一愣,然后便一脸茫然。于是我说:“炒菜搁酱油吗?”“搁。”“拌面用大酱吗?”“用。”“喝粥就酱菜吗?”“当然。”好了,“酱油、大酱、腌菜就都是发酵食品。”“哦,这个呀……”听话的人眉头一松,神情立时盎然起来。
中国的发酵食品其实何止这些,可谓多到数不胜数:主食里的馒头花卷,副食里的火腿香肠,佐味的泡菜酸菜,调味的酱醋酒,它们犹如空气与水分一样,飘荡、渗透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饮食中,成就了中国饮食的风味,也造就了中国人的饮食口味。
我的食欲不很强,对吃的要求是简单方便就好。一碗白粥就着酱萝卜,是美味。烫几片生菜,用蚝油拌了,也是美味。唯一例外的是,吃不得西餐。一看摆在面前的烤牛排、炸鸡排、炸土豆条……无论快餐、正餐,连吃两顿就索然无味。有这种反应,不只是我,中国人里,十有七八。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食欲?我想是中西饮食风味的差异,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饮食态度。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