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5期

标签: 消息   

3月31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结束,经过激烈的角逐,评选出了评委团和公众认可的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部分落选的发现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商代的海盐制作“工厂”

双王城一处制盐遗址。

2008年对双王城遗址的大面积发掘与周边地区的详细调查,为解开中国古代海盐生产的技术源流及盐业官营体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商代政府在晚商国力全面收缩的时期,仍然坚持拒守于胶东半岛,与其要获得盐业生命线密不可分,而今寿光地区仍然是中国盐业的中心地区之一。在双王城遗址发现的商代盐业作坊可以印证古人制盐分为地下取卤与熬制卤水成盐这两个步骤,并第一次为我们提供了商代制盐的取卤、煮盐、成盐等盐业生产工艺的信息。

海量甲骨揭密“大周原”

陕西周公庙遗址自2004年发现周公家族墓地以来,持续有许多重要的发现问世。其中,2008年所发现的7651片周代建国前及建国初年的甲骨中,所包含的甲骨文信息是以往发现的西周甲骨文的两倍以上。在可辨识的一千六百多字中有“王季”、“文王”、“王”等周王称谓,还提到了周灭商的事件。其中“王季”是首次发现。据相关的文献记载,“王季”就是周太王古公父的少子、文王的父亲季历。这些发现对进一步完善西周诸王年表有重要意义。此外,其反映的月相定点、数字占卜系统等问题都值得关注。

“椁有四阿”确有其事

新郑胡庄墓地王陵由国君墓与夫人墓组成,墓葬规模之大,全国罕见。在墓葬外发现三重环壕和墓上建筑,填补了战国陵园制度研究的空白。两墓均发现了整层草泥、椽木、檩木等组成的屋顶形迹象,文献中早有“椁有四阿”的记载,认为椁室有四出或四面坡的屋顶,而胡庄墓地的发现终于使这一记载得到了证实,意义重大。

地震致使意大利多处文化遗产受损

意大利中部阿布鲁佐省山区在4月6日发生强震,多座城镇震感强烈,造成大量名胜古迹损毁。在震中的拉奎拉(L'Aquila),最少有4座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一座16世纪堡垒部分震毁;首都罗马的卡拉卡拉大浴场也有轻微损毁。虽然天灾不可避免,但意大利政府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所暴露出的局限,也受到了不少指责。古建筑工程专家乔治·克罗奇说,拉奎拉的古代建筑物在地震中不堪一击,关键原因在于其建造方式。当地不少中世纪建筑物建筑材料不够讲究,楼体不够厚重,容易在地震中受损。政府本来可以加固那些古建筑的,比如用锁链水平连接墙壁,限制墙壁在地震时的晃动幅度,而且锁链又不贵,但他们并没有采取加固古建筑物的措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