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异国的中国花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5期 作者: 白郎 

标签: 风云人物   历史拾遗   

世界园林艺术深深受惠于中国原产的植物,因此英国着名博物学家威尔逊恰当地把中国称作 “世界园林之母”,而他本人正是打开中国“西部花园”之门的一位深具传奇色彩的“植物猎人”,他的人生故事与中国珍稀植物 “花开异国”的命运休戚相关。
百年前的丹巴县奎拥至大炮山途中的一处森林和草地景观,草地上生长着茂盛的处苞叶大黄。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怀着一腔复活的春光,灾后都江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的珙桐花静静地开放着,犹如白鸽翻飞,花序下两片纯白的苞片酷似鸽子的双翅,紫红的花序像鸽头,黄绿的柱头像鸽嘴。

曾把这种美丽植物的种子大量带到欧洲的英国植物猎人威尔逊又被人们街谈巷议起来,这是因为他在1908年5月(刚好距汶川大地震100年)拍摄了一组汶川地区的老照片,如今正被到处转载,令人在历史的魔镜中被时光之刃深度刺痛。威尔逊拍摄的关于汶川的照片还有很多,所摄照片的原始记录齐全,保存完好,每一张照片上都用英文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及所在地的海拔高度,这些照片以一种无可比拟的真实,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双重流逝,并从一个遥远的珍贵瞬间衬映正在重建的地震灾区。其实威尔逊带给世界的何止是这些,要知道,这个鲁宾逊式的异端豪杰曾5度前往中国(3次来到四川),是“第一个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他从东方尤其是华西地区的四川为西方引入了一千多种新的植物,几乎在西方园艺界引发了一场“革命”。

漂泊在异乡的中国植物

世界文化遗产—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恬静地铺展在伦敦西南部的泰晤士河南岸,作为世界最着名的植物园,邱园与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都浓厚地打上了威尔逊的印迹。

上图中的植物标本就是威尔逊在中国采集的众多美丽的花卉之一—西藏紫杓兰。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唐志远

邱园原本是英王乔治三世的王太后奥格斯汀公主的一所私人皇家植物园,始建于1759年,起初仅仅有3.6公顷,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扩建成为有120公顷的规模宏大的世界级植物园,收集了全世界超过5万种植物,在它的植物标本馆还收集有500万份标本,建有大量的专业花园。2000年,邱园建成了千年种子库(The Millennium Seed Bank),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宏伟的植物保护项目,里面收集保存了全球24000份重要和濒危的种子。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邱园内引种自中国的植物约占了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