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姚文元火化的马王堆女尸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0期

标签: 长沙市   读史笔记   古迹探秘   

发现者说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林东

熊传薪: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71年12月的最后一天,长沙的天空中正飘着鹅毛大雪,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和几位老工人正在湖南省博物馆传达室内的火炉边烤火,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一位老工人顺手拿起话筒接听,只听见电话中说:“部队医院在马王堆挖防空洞,防洞底部的小洞内冒出一股‘鬼火’,他们不敢再继续挖下去了……”话音刚落,大家就议论开了。一位老工人说:“一定是民工在马王堆挖防空洞时,遇上了古墓,这墓一定保存得很完整。”

翌日,我们一行人冒着严寒前往马王堆施工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在防空洞底下,真有两座用白膏泥密封且保存很完整的古墓。我们立即向省文化组报告了情况,建议马上对古墓进行发掘。然而,因为当时省里领导对考古很陌生,虽然勉强同意挖掘,但他们对文物很不了解,只关心在墓葬中有没有金银财宝。记得当时一位领导问我:“小熊,墓里面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如果没有的话,你们是要负责的。”我当时回答说:“防空洞下的古墓葬保存很完整,墓内肯定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它们比金银财宝还珍贵……”

在筹得省领导拨付的6000元发掘经费后,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始制定科学的发掘方案。如何在少得可怜的发掘经费的支持下,完成这次考古任务,一时在省博物馆内引起了热议。大家各抒己见,也提出了不少的想法。譬如有的说:“现在省里给的钱太少,干脆从防空洞底部往下挖一个洞,将墓内的文物从洞中取出来,既省钱又省时间。”的确,防空洞底部到白膏泥仅一米多深,从防空洞底部挖一个洞到墓内将文物取出来很容易,而且馆内几位老工人也有这方面的经验,这种想法在当时很容易办到。还有一些人提出:“不在防空洞底部打洞,可在洞内用水泥架一个长水泥拱,在拱下再进行挖掘,墓坑上的封土、填土不要挖,也可省钱。我听了他们的意见后,我觉得以上两种想法都不妥。从防空洞底部往下挖洞到墓内将文物取出,那不就是一种古代盗墓的方法吗?不属于考古发掘。在防空洞内架水泥拱往下进行发掘,不仅不科学,也不安全。于是,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为慎重起见,我们最终决定按照科学的考古惯例——先发掘封土堆,然后找到墓口,从墓口往下进行发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墓葬的完整的资料。

1972年,当社会上的人们正忙于写大字报、开批判会的时候,我们开始悄悄地进行当时国内唯一在做的考古发掘工作。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让规模巨大的墓坑露出了真容。此时,有关马王堆的发掘故事在长沙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好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马王堆来看热闹,比赶集的人还多。在墓口、台阶上,到处都站着人。由于墓口到墓底深达十五六米,是一个巨大的土坑,而墓口、台阶均为人工夯筑,加上雨水浸泡,土质松软,个别部位甚至出现了垮塌现象,为了防止墓坑垮塌事故,我们不得不在墓口上围了一圈铁丝网。但铁丝网也阻挡不了看热闹的人群,有的人将铁丝网剪断,钻进墓口。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到如果考古人员在白天清理椁箱内的器物,墓坑就很容易垮塌,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 / 杨飞龙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