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墓地1号车马坑
西周的香车宝马

三千年前,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巩固周的统治而广封诸侯。周成王即位后,将唐(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封给了他的弟弟叔虞。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并将都城迁至今天的曲沃县曲村镇一带,燮父成为第一代晋侯。晋国的历史从此开始,并延续了36代共600年。不过,我们关于晋的历史以及晋国都之地的了解之前都还仅限于文献记载。它们是否与真实的历史相吻合?幸运的是,上世纪末,山西省曲村——天马遗址(即晋侯墓地)的发现与发掘证实了上述记载。在这处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已经清理出了9组19位晋侯及其夫人墓葬,沉睡于地下的古晋国终于面目清晰起来。

毫无疑问,晋侯墓地有诸多举世皆惊的发现,其中车马坑的发现可以说是耀眼的一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已知的中国同时期最大的车马坑,在已经清理出的105匹马和48辆车上,可以看出当时的顶级生产力水平。
翩然而至的中国古车
位于曲沃县曲村镇的晋侯墓地背山面河,一走近遗址,人们便能感受到其气势之宏大。19座墓葬分为9组,每组墓葬的东侧都有车马坑,其中8号墓即晋献侯的陪祀车马坑被编为1号车马坑,从2006年2月起,我很幸运地接手了1号车马坑的发掘工作。

考古工作者称车辆的发掘为“土中找土的工作”。这是因为先秦的车主体是木制的,它们作为随葬品被埋藏在泥土中之后,木质会逐渐朽烂、萎缩成灰,故而最终形成“土车”。在土中寻找已经化为土的木车,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作:一手拿铲,一手轻轻挥动毛刷,刮去一层1厘米不到的“皮”,没有发现,就得再刮一层,常常是一层又一层地“剥皮”,结果却毫无发现。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