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属于谁?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4期 作者: 关山 

标签: 北京   文化遗产   博物馆记   

曾经有国外的文物专家访问中国时,听说中国政府正进行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工作,表示难以理解,“文物放在西方的博物馆里,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能传播中国的文化,这不是更好吗?”这句话引出的命题是,文物最终属于谁?从终极意义上看,文物应该属于全人类。但从现实情形看,这个命题却有无数跨不过去的障碍。
在文物展览上,一个外国人久久凝视着中国龙袍上的精美图案,不知他的心中作何感想。这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然而就像二者间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一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对文物所有权的认识也像是隔着一堵墙。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俊影

捐赠者为何如此之多?

几乎所有的纽约导游手册上都写着这样的话:“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观,你最好先有个计划。”因为其馆藏有300多万件艺术珍品,如同一个浩瀚的艺术瑰宝的海洋。

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300多万件文物中,90%来自于社会捐赠,为此有许多展厅或展室都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

不仅大都会如此,放眼世界上比较大的博物馆,无论是日常运营维护,还是增加藏品,都离不开个人的捐赠。以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为例,为其最初建馆打下重要基础的,就是一位名为汉斯·斯隆的爵士捐赠的1700余件个人藏品。

而在国内,比如故宫博物院180万件藏品中,85%以上为清宫旧藏文物和遗存,此外还有来自文物局和博物馆划拨的,民间捐赠的总数不到10%;上海博物馆的藏品100万件,只有近10%来自于民间的捐赠……

责任编辑 / 薛立若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