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夷大炮 误国的利器?
标签: 历史拾遗

四百年前事关国运的军事武器—红夷炮,已是一件件古董,静静躺在军事博物馆的绿茵场上,为过去那段烽烟往事留下证据。
大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阴历正月二十五日凌晨,边城宁远。
深夜的辽东大地天寒地冻,一个朝鲜人正在油灯下奋笔疾书:“昨天,天朝督师袁崇焕力邀我到宁远城楼上和他一起观看明军是如何打败后金军(清原称后金)的。我不懂用兵,心惊胆战地听他和几名参谋讨论退敌之策。忽然,哨兵急报,贼兵已到,我紧张地打开窗子,天哪!敌人近在咫尺—就在我所在的城楼下面,他们抬头就能清晰地看见我的脸。”
这个朝鲜人叫韩瑗,他的身份是朝鲜使团的翻译,每年正月十五,朝鲜作为明朝的藩属,例行拜访中国,天启六年这一次,很不巧,正赶上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突袭明朝边境,使团一行被围困在宁远城中,于是就有了上述的一幕。
“敌人满山遍野。晚上,袁督师故意把瓮城门打开,把金军放进城里……夜色中,土石俱飞,火光中看到被炸飞的胡人,人和战马都被炸得腾空飞舞,炸断的残肢乱掉在地上” 韩瑗说。但袁崇焕很快让他的心踏实下来:“袁督师神采奕奕地对我说,他的军队有一样‘神机武器’,天朝必胜。说话时,他自信满满的,精瘦的小个子变得高大了……第二天早上,我看见金兵忽然停止攻城,聚在城外一片空地上,纷乱的人群就像一片叶子。”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