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篇Beer
重写历史的饮料
标签: 文化遗产

一万一千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候,人类还没有开始种植作物,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毕竟,这比打猎要容易得多。一群幸运的人在两河流域肥沃的平原上捡到了很多野生的麦粒,他们高兴地把麦粒全倒进住地一个大大的罐子里,又跑去很远的地方打猎。
这群幸运儿离开以后,一场小雨淋湿了罐子里的麦粒。麦粒竟发芽了,又释放出麦芽糖。而后,第二场雨又来了,雨水灌满了罐子,空气中的野生酵母把麦芽糖转换成了二氧化碳和酒精。几天后,满载而归的幸运儿们发现装麦粒的罐子里,不但灌满了雨水,还泛起了泡沫,看来是不能吃了。沮丧之余,一个既好奇又无聊的人口渴了,他无意中尝了一口罐子里的水,发现味道竟然是甘甜的,于是人们将信将疑地都开始喝了起来,最后大家都醉了。
“第一场啤酒盛宴就是这样开始的。”专门研究发酵的美国科学家托马斯索尔汉马,非常认真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食品学家帕特里克·海森博士观点的拥趸,他对海尔森一个关于啤酒的观点深信不疑——“正是啤酒构成了人类进入农耕社会的重要一环”。
“在人类出现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食物的主要来源是渔猎和采集,直到一万一千年前左右,人类才开始刻意栽培和养殖食物。而我认为这种转变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被啤酒的味道吸引,从而决定大规模种植小麦开始的。”帕特里克·海森的这个非常有趣的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而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是面包扮演了这个重要的角色。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