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考古学家的天堂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0期 作者: 袁仲一 

标签: 临潼区   读史笔记   古迹探秘   

发现者说

袁仲一
原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下和村农民挖出了兵马俑陶片,闻讯后,我奉陕西省文物局之命带领考古队员进驻下和村,对陶俑残片进行清理。原本以为这是一次例行的考古清理工作,工作量不会太大,大概一周就能完成任务。

然而,正当我们用洛阳铲向四周钻探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这竟然是一块探不到边的遗址。我从事考古工作多年,还没有见过找不到边的遗址区。我赶紧向相关部门报告了发掘情况。不久,国家文物局传来了命令,要求我们找到遗址区的四沿,并对其进行试掘。

经过多天的钻探、勘察以后,我们发现这个遗址区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我们选择了其中很小的一块区域进行了试掘,竟然挖出了五百多件陶俑和陶马。从与真人真马等高的陶俑的排列密度来估算,这个坑里至少埋藏着六千多件陶俑,简直就是一个浩荡的地下军团。这么多的东西,中国的考古学家没有发掘过,也从来没有见过。以前人们所能见到的陶俑,顶多二三十公分,可是眼前挖出的陶俑,平均身高1.8米,最高的2米,这真是旷世奇观啊!没过多久,陕西挖出了秦代兵马俑军团的消息就迅速传开去,举世震惊。

为了保护出土的陶俑陶马,我们先是用玉米杆盖住兵马俑,然后在坑道上覆盖上塑料薄膜,再盖上草帘子。可是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此时正值深秋,秋风秋雨可会愁煞人的啊。大风一刮,玉米杆就随风跑了,刮大风的影响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下雨雪了,万一水灌进了坑里,后果将不堪设想。

责任编辑 / 杨飞龙  图片编辑 / 汤剑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