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清真寺
建筑里的对话

图中的清真寺,有着朱红的柱子、如花的雀替。而玻璃墙面映出的,是阿拉伯穹顶覆盖下的大殿与邦克楼,另有两座中国攒尖顶小亭子分列左右。在淡蓝得渺远的天空下,它们诉说着中国与伊斯兰穿越千年的对话。
从小就见过许多清真寺,印象中总是穹窿顶,一片绿,圣洁感油然而生。直到看见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一霎那,我迷惑了。
如果不是门口写有“清真寺”几个字,几乎会让我误以为,这是皇帝的一座别宫,或者说,是某位亲王的府第。大门前三开间的木牌楼,宏伟而华丽。接下去,是一进又一进,似乎永远穿不完的庭院。
除了化觉巷清真寺外,我以后见到的许许多多清真寺,都是这种中式风格。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主要是供信徒礼拜之处。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信奉独一无二的造物主安拉,信徒被称作穆斯林。它和基督教一样,是外来的宗教。可它的建筑怎会如此中国呢?无声的建筑里面,似乎藏着一场耐人寻味的对话。
唐宋海岸的“阿拉伯街”
对话的开端,在东南一角的广州。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