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共和国”夭折记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3年第04期 作者: 丘晓江 

标签: 湖南   历史拾遗   

中国的联邦制试验,湖南第一个吃了螃蟹。它吸引了众多目光,不仅湘军在其中大展身手,湖南士绅、各界精英、普通群众也不甘寂寞,甚至社会名流、国际学者也赶来插一脚。然而人多了,意见就杂了,各种矛盾与纠葛轮番上演。再加上湖南地处中部,在南北夹缝中求生存,也成就了一出南来北往、冲突不断的悲喜剧。
1927年6月,北伐将领们在郑州举行会议。其中,谭廷闿、唐生智是湖南人,当他们由自治倒向北伐后,湖南的联邦尝试也随之流产。

湖南人终于揭竿而起

1920年6月11日晚10点钟,长沙督署衙门,北洋军一位师长李奎元得到一个可怕的消息,湘军此时正兵分两路向湘潭、宁乡推进,兵锋直逼长沙。湖南都督张敬尧听说后却十分镇定:“我决定死守长沙,与长沙城共存亡!”身为北洋皖系名将,手握七八万军队,张敬尧当然有这份底气。更何况他的对手,只有三千人!

不过一转眼,这位要与长沙共存亡的督军,很快又下了一道紧急命令,放火焚烧用以镇压邪气的镇湘楼和军火库。长沙城猛地腾起一片火光,并响起轰轰隆隆的炮弹声。在火光和炮弹声中,张敬尧率军狂奔而出。

爱将不堪一击,这让在北京做总理的皖系首领段祺瑞坐立难安。他猛然想到一个细节,5月20号,北洋直系将领吴佩孚突然从湖南撤防。而几乎是他每撤一步,湘军就往湖南前进一步。段祺瑞于是向北京政府发了报告,愤愤指出这里面“恐有勾敌情事”!

实情究竟如何,我们权且放一旁,先看看当时的社会势态。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