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为平民的戏

喧闹的戏衣
几位龙套演员悠然地在后台候场,不经意间构成了一幅色彩浓艳的人物画。这种强烈、跳跃的色彩对比,是婺剧服饰最大的特点,红色之下必以绿色相衬,极大地迎合了乡间百姓的审美和喜好,也使得整个舞台瞬间喧闹和喜庆起来。婺剧服饰上的图案,不似别的剧种服饰的纤巧精细,而是更大、更醒目、更绚丽。
拍摄时间/地点:2012年4月/缙云县五云镇官店村
几位龙套演员悠然地在后台候场,不经意间构成了一幅色彩浓艳的人物画。这种强烈、跳跃的色彩对比,是婺剧服饰最大的特点,红色之下必以绿色相衬,极大地迎合了乡间百姓的审美和喜好,也使得整个舞台瞬间喧闹和喜庆起来。婺剧服饰上的图案,不似别的剧种服饰的纤巧精细,而是更大、更醒目、更绚丽。
拍摄时间/地点:2012年4月/缙云县五云镇官店村

开场前夜
寂静的群山前,是尚未搭建好的戏台。尽管四月的山村还有些春寒料峭,但村民和戏班都在热烈地探讨演出剧目的细节。很快,在这座临时搭建的木台子上,演员们会翻扑歌唱,尽显婺剧风流。而台下的村民,也会跟着台上大起大落的剧情或悲或喜。等到这个村的戏散场,戏班会赶往下一个村庄,继续戏里戏外的人生。
拍摄时间/地点:2012年4月/缙云县东渡镇凤山下村
寂静的群山前,是尚未搭建好的戏台。尽管四月的山村还有些春寒料峭,但村民和戏班都在热烈地探讨演出剧目的细节。很快,在这座临时搭建的木台子上,演员们会翻扑歌唱,尽显婺剧风流。而台下的村民,也会跟着台上大起大落的剧情或悲或喜。等到这个村的戏散场,戏班会赶往下一个村庄,继续戏里戏外的人生。
拍摄时间/地点:2012年4月/缙云县东渡镇凤山下村
锣鼓响,脚底痒”,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也会过上这样的生活。
2010年,受学校同事郑朝辉老师的邀请,我去了一趟他的老家看戏。那是在浙江省缙云县方溪乡上陆村。起初,我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兼着受郑老师之托,为他拍摄一组照片作为其绘画的素材样本。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乡间草台上的婺剧,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从那时至今,我就像得了魔怔一般,只要一听说附近哪儿有戏班唱戏,便知会好友,一同开车,颠簸着去赶戏。
请戏班唱戏,是村里的头等大事。但凡有寿诞、添丁,或新修祠堂,甚至是祈求平安、许愿还愿,村里人都会凑上三两万块钱,请最好的戏班来唱上三天三夜。这三天三夜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全村的男女老少、懂戏的、不懂戏的,都会去看戏。而我则跑台前幕后,跟演员们混在一起,或是在观众堆里穿来穿去。我的镜头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
在上陆村的祠堂,被安排成后台的木阁楼,楼上楼下,化妆的、候场的,忙而有序;这边是一位已经打扮成天官的演员,用悠长的戏腔唱道:“要上场了—”而那边鼻尖白白的丑角,正在手机上浏览女友的旦角定妆照,旁若无人,眼神痴迷。不演出的时候,演员们的生活稀松平常。他们吃住都在演出地,做饭睡觉所需家什一应俱全,闲了还会打打麻将,或是躲在帐篷里用笔记本电脑看个电影。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