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巩义的荣光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3年第06期 作者: 黄秀芳 

标签: 巩义市   中华遗产卷首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这首诗的杜甫的故乡是巩县——不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它被改称巩义。

我一直以为杜甫是河南洛阳人,却未曾注意到他其实是洛阳下辖的巩县人。这实在是一种疏忽。不过世人对巩义的疏忽,似乎时有发生,比如赫赫有名的唐三彩,就被冠以“洛阳唐三彩”,而其实,生产唐三彩的窑址在巩义的青龙山下黄冶河两岸,据说,千余年前,那里的瓷窑,绵延成片,浩浩荡荡,有十里之广。

我对巩义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巩义还有多少荣光不为人所知呢?其实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我都饶有兴趣。我认为中国的历史,要去古县里寻觅。而巩义的历史有两千年之久,其积淀该有多厚?

巩义的荣光,与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身处于洛阳盆地之中,这里南有中岳嵩山横亘,北有黄河横贯。一条可连接淮河的洛河,从境内蜿蜒流过,又在巩义汇入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与洛河浇灌出的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于是河洛文化,便在这块土地上璀璨绽放,并传播四海。最耀眼的证据就是,在这里,传说中的五帝的痕迹历历可寻,而夏商周的遗址,层累叠压。所以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