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
“美国制造”的知识领袖

1935年,钱学森(由上数第二排右一)等21名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在驶往美国的船上合影。供图/《钱学森》编委会 8月10日,18岁的赵元任来到上海美国领事馆,办理入境手续。他刚刚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清政府游美学务处的赴美考试。翻阅赵元任的自传,仿佛看见一个中国少年的意气风发。手续办妥后,赵元任来到一家理发店,对理发师说:“把辫子剪了。”理发师诚惶诚恐,连声问道: “你,你肯定?”
1910年8月10日,18岁的赵元任来到上海美国领事馆,办理入境手续。他刚刚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清政府游美学务处的赴美考试。翻阅赵元任的自传,仿佛看见一个中国少年的意气风发。手续办妥后,赵元任来到一家理发店,对理发师说:“把辫子剪了。”理发师诚惶诚恐,连声问道: “你,你肯定?”
根据清政府规定,凡赴美留学的学生,都要剪辫易服,赵元任的长辫即为此而落。几天后,在美国总领事举行的园游会上,一批西装革履的男孩闪耀亮相。领事对他们说:“你们全换西装,希望你们仍为中国人。”
8月16日,这批男孩在三位领队的带领下,搭乘“中国号”,从中国驶向美洲。他们将经受怎样的蜕变?

留美大事记
百年留美,几涨几落。自1872年开始,清政府共派出四批留美幼童。但由于幼童西化严重,1881年被全部撤回。直到庚款留美启动后,新一轮的留美热潮再起。清末北洋的留美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人文领域都成果斐然。待到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开始后,又培养了钱学森、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其中相当多人,在朝鲜战争前后回到新中国效力。供图/李学通
百年留美,几涨几落。自1872年开始,清政府共派出四批留美幼童。但由于幼童西化严重,1881年被全部撤回。直到庚款留美启动后,新一轮的留美热潮再起。清末北洋的留美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人文领域都成果斐然。待到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开始后,又培养了钱学森、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其中相当多人,在朝鲜战争前后回到新中国效力。供图/李学通
美国欢迎你
1910年夏的这些男孩,不是第一批驶向新大陆的中国学生。第一批的桂冠,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赴美幼童。而此番,则是又一个留美的新纪元。不过它的发动机来自屈辱的庚子赔款: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