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民的经济头脑:郑思肖《墨兰图》


在中国历史序列中,元朝征服南宋是一个天崩地裂的转折。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汉人与蒙古人的纠葛早已熔铸在大一统的国家之中,唯一能够让我们直接体察到七百年前人们心绪动荡的,是经历过这场变动的人们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与艺术遗产。对于文学,我们所知甚多,比如文天祥的诗歌《过零丁洋》,依旧感动着我们。然而对于用图像来反映这场变革的人,我们知道的却不多。郑思肖(1241-1318年)便是这么一位用图画来反映这场变革的画家。
无根的兰花
《墨兰图》是郑思肖留存至今的唯一真迹,也是一件集中反映了这个巨变时代的经典绘画。这是一幅纸上短卷,高25.7厘米,长42.4厘米,在民国年间流出国内,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画面非常简单,如果抹掉画面那些干扰视觉的清代皇帝收藏印,画中仅有一株浮动在空阔背景中的兰草,除此之外别无它物。
两段郑思肖的文字配在两侧。一段是左边的落款:“丙午(1306年)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另一段是右上部的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画家似乎是在专注地画一幅兰的正面肖像:兰草出现在画面正当中,数片兰叶左右对称,近乎于呆板,将画纸分割成均衡的空间。变化仅仅表现为兰叶的长短,最具有风姿的也不过就是两条最长的兰叶,以及这两片叶子夹成的椭圆形空间中那朵用浓墨画出、微微向右边倾斜的兰花。
责任编辑 / 戴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