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中国情人节?

织女星标志着秋季
七夕在汉代以前不一定在七月七日,它大约在七月朔日。
七夕的时间点在上古是根据织女星的位置确定的。织女星,西文名称是Vega, 它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其在北半天球的亮度仅次于大角。因此织女星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意,在上古人们将织女星作为季节的标志星,“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汉书·律历志》)织女星成为时间的天文点,星纪以织女星为标志,说明了织女星在古代天文历法中的重要地位。织女星只要初昏时在正东方向出现,就标志着进入了秋季月序,首次出现的时间是七月初一。它是秋季来临的季节星象,立秋日的确定一般要参考织女星的位置。
牛郎织女传说本为警告与禁忌
织女、牵牛的传说起源很早,如《诗·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而至迟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年,因为织女牵牛为河汉的阻隔未能成婚的传说,已影响到民俗生活,形成一种民间婚嫁的时间禁忌,当然很有可能是民间已有七月初的婚姻禁忌,然后以织女、牵牛的传说来特别强化这一习俗。
《日书》中就有“正月、七月朔日,以出母(女)取(娶)妇,夫妻必有死者”的警告。本人以为这是一种上古习俗的变异,上古春秋二季是男女自由婚配的季节,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之后,男女间的自由交往受到限制,为了阻止秋季男女的传统聚会,出现了七月初的结婚禁忌。汉魏六朝以后由于家族文化的发展人们才将抗议封建礼法的情感融入节俗之中。
责任编辑 / 张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