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山
不只是风景





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宣布,将日本政府申报的富士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海拔3775.63米的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它横跨静冈、山梨两县,山体呈圆锥状,远远望去,就像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作为日本三大名山之一,富士山令无数游客心驰神往,不过这却并非是其入选《名录》的原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富士山的评价是这样的:它展现了日本人的山岳信仰,作为日本的象征,曾多次出现在浮世绘等艺术作品中。的确,富士山对大和民族的意义,早已经超越了“风景”的概念。它是一座圣山,是最接近天神的所在。在《竹取物语》中,日本武士在富士山燃烧灵药,以求长生不死,故而此山又被称为“不死山”或“不尽山”。根据平安时代(794-1192年)的文学作品《更级日记》记载,当时一些人甚至认为富士山神可以决定朝廷次年的人事更替。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年),攀登富士山更成为流行于平民中间的一种时尚。为此,那些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们,还在江户各地能够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堆起一座座人工小山丘,名曰“富士冢”,并在山顶建造神社,以供参拜。不惟如此,许多以富士山信仰为基础的新宗教,也在江户建立组织,推广教义,其规模之庞大甚至一度对幕府统治构成威胁。
《常陆国风土记》里也提到了一则关于富士山神的传说。一日,天神登门拜访富士山神,请求留宿,但却被主人以斋戒为由挡在了门外。颜面扫地的天神,后来在常陆境内的筑波山神那里受到热情的款待。他投桃报李,此后便刻意给了筑波山不少照顾,使得后者客流不断,而富士山则遭到了终年积雪的惩罚。在这个故事里,富士山这座灵峰大抵有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威严。直到今天,日本人攀登此山时也依然充满了宗教仪式的味道,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而令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审专家为之动容的,或许恰恰是这一点吧。
责任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