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高昌氏
高鼻深目的科举世家


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的沙涨村,是高昌偰氏子孙的聚居之地。村外一公里外即为先祖合剌普华之墓。据史料记载,合剌普华在元代官至嘉议大夫、广东道都转运盐使。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他护送军饷至广东博罗、东莞一带,不幸遇难。至正二年(1342年)由其孙偰哲笃迁葬于此。图为墓中矗立的一对武将石翁仲。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沈琰
专家评语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高昌偰氏家族是元朝着名的畏兀儿(今译维吾尔)科举世家。这个家族历史悠久,其先祖可追溯到七、八世纪之交的突厥名臣暾欲谷。在元朝,该家族人才辈出,并且逐渐融入汉族文化圈,曾经创造连续六届科举都有人考中进士的奇迹。元末,偰氏家族的一个分支移居朝鲜半岛,又为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放眼历史,高昌偰氏家族的传奇经历是十分罕见的。
2002年9月4日,江苏省溧阳市的沙涨村,迎来了一位从韩国首尔远道而来的客人。语言不通加上年事已高,使他的这次旅程费尽周折。一到村中,老人便通过翻译,表明了身份,原来他叫做在植——和村中的大多数居民有着同样的姓氏,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却多年夙愿,寻根祭祖。来自韩国的氏老人为何会寻根至此?他的先祖又与沙涨村有怎样的渊源呢?
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时,便引起了我对这个小村庄和氏一族的兴趣。若干年后,机缘巧合,我走进了这个位于苏皖交界处的小山村。
在村民的引荐下,我找到了村里的老支书恩莲,问起了那次韩国氏寻根之旅的原由。“走,先带你去看看我们的‘祖坟’,边走边说。”恩莲大手一挥,便带我往村外走去。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