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力量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3年第12期 作者: 王进元 

标签: 民族与宗族   

河北东三里村冀氏家谱
冀氏乃明初从山西榆次县紫茄村迁至河北武安,始祖为冀顺先。经过26世的繁衍,已发展成465户、1896人的大家族。冀氏第9世祖冀述、冀体弟兄曾同时考中明代万历朝进士,两人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分别官至兵部车驾司主事、福建监察御史。“一门二进士”是冀氏家族最荣耀的历史。至今,家人每年都会将两兄弟的画像请出,悬挂祭拜,以勉励子孙。画像之间就是谱录在棉布上的品字形冀氏家谱。

“我是谁?我的家是如何传承的?”

这是河北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王进元在采访家乡社火的时候冒出的想法。王进元长年拍摄中国的民俗文化。一次,他跟拍家乡的社火班子,社首与他聊天时谈到,传统的社火是以家族的方式代代传承,很多家都藏有祖传的家谱。那上面,记录着家族的繁衍、兴衰,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

这让王进元猛然醒悟,是啊,中国的家谱历史久远,每一份家谱按照血缘关系记录家族的世系繁衍,登载家族中重要人物的事迹。平民百姓,几乎每家都有着自己的家谱。这比史书多记载帝王将相、经书多看重儒道义礼更加亲民,可谓中国文明史上最有平民特色的文献。于是,王进元决定以“家谱”为专题,用镜头为中国百姓记录家族的传承。

不过,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并不容易。王进元在寻找中发现,不要说在迁徙或动荡中,很多家谱无奈散佚,就是找到存有家谱的家庭,拍摄仍是一件难事。原因就是:家谱是家族最神圣的传家宝,不可轻易示人。王进元告诉我,他走过河北、山东、山西等很多地方,发现大部分的家谱保存在家族最有地位的人手中。平日,那些家谱被供奉在家里,只有到春节祭祖的时候,才悬挂出来让族人祭拜。一年之中,只有大年初一到元宵节这段时间可以看到。这样一来,王进元要提前做很多准备,比如和族长沟通,做族人的工作。有一次他已经和一户人家沟通好,谁知突然有一个族人提出反对,抢过相机摔到了地下。

责任编辑 / 余荣培  图片编辑 / 贾欣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