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
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

图中这块一棱棱凸起类似搓板的石板,位于山东曲阜孔府三堂两侧的厢房阶下。据现在的孔府工作人员介绍,每当孔家下人犯错,就会被罚跪在这里思过,因此也被很多人戏称为现代“家法”中“跪搓衣板”的鼻祖。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余荣培
家规:犹国之有典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过,中国的家规却是产生在国法之前的。
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出现了以父系血缘为主的家族制度。彼时,家与国还未完全分开,最显赫的氏族首领即是国家的领袖,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是从氏族的原始法规中,着名的“宗法制”诞生了。它将“君统”与“宗统”集于一身,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用王室血统的亲疏确定等级贵贱。这个制度中,家与国同为一体。比如,西周的“九刑”代表的就是姬姓家族的意志。而国之“礼”即是来自对“家”祖先的尊奉。帝国的王者浸润在“家天下”的思维中,管理着天下之土。这直接为中国古代法律与家规奠定了共同的走向。
汉魏六朝时期,家规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那时豪强士族崛起,门阀大族与皇室联合,攫取朝政大权。大族门人众多、修缮甲兵,必须要设立规章制度以便管理。而且乱世中的士大夫们,为了指点子孙,使家族绵延得更为长远,也涌现出撰写家规的高潮。比如三国魏的田畴率族聚居,便立下20条家规,如“杀伤、犯盗、争讼立法”,犯法重者就会被处死。
将儒家的伦理思想融入家族管理之中,得益于宋代理学的勃兴。宋代以科举入仕,六朝看重大族出身的场面一去不回,家族规模重新分解、整合。这种情况下,宋代理学家提出了重建家族制度的构想。首当其冲的,便是家规的重构。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