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口
走上祭坛的千年古镇

黑湿的碎砖堆,斜塌的木梁,如坟包散布的砾石堆,沼泽般的坑洼地,再远一些,沅水滔滔,正在发出低沉的吼声……这里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托口,湖南怀化下辖的一座千年古镇。我记忆中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美过丽江的街心,已完全被眼前的景象代替。因为托口下游约3.5公里的东游祠在修建水电站,古镇成为蓄水区,不久以后,这里将彻底变成一片泽国。
我的故乡,即将登上祭坛。越是接近终点,我的思绪越渐痛苦。我开始想先辈是怎样在这块不毛之地,披荆斩棘,结庐而居,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又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里打造出一座“内陆资本主义萌芽”的边贸商城?怎样创造出包容互补的清水江文化?本来,这一切就在身边,直到它将永不复返时,我才猛然醒悟,曾经漠视的一切是多么珍贵。对于托口,也许我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思索。


李白诗中藏托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每当读到李白这首牵动无数读书人情丝的诗篇时,我总想有多少人会想起托口,这个湘西偏僻的小镇?
“五溪”是指湘黔川交界地带的五条溪流,包括辰溪、雄溪、溪、酉溪,以及朗溪(今托口渠水)。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便被称为“五溪蛮”。五溪蛮的来历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而真正进入史书,是汉代在此设立郡县之后。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来自三国的故事。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故事中,便有托口。相传,蜀丞相率领30万大军前往南蛮之地时,曾在托口安营扎寨。在故乡的三里村,还有一座“孔明城”。方形的城墙用夯土做成,四周有着清晰的护城河遗迹。过去,常常有老乡倚在城墙下,向怀里的娃儿讲着苗汉交通的往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