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较量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4期

标签: 读画笔记   

《暗算》、《潜伏》、《独刺》……一个个神秘、凶险、诡异的描写情报、间谍和隐蔽战线的作品,近年来频频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情节跌宕起伏、悬疑丛生。曾几何时,“特务”在人们的眼里,就是一个贬义词,但现在,它已然抹去了身上的“红字”,成为特立独行的中性词。

也许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窥视“他”欲——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获取他方信息的需求。需求,培养和锻造了人类获取情报的手段和技术。美人计、离间计、反间计……当我们回首历史,这些暗算的手段,在先秦时期,都已被一一使用过。

中国的情报史有自己的发展脚步吗?在这期特别策划里,我们从中国历史上择取了三个片段,来一窥情报斗争的演变。在那些隐秘的较量背后,人们可以看到,什么因素,会主宰输赢。

中国兵家鼻祖孙武曾说:“先知者,必取于人,知敌之情。”那些搜集并掌握敌情的人员,往往被称为“间谍”,他们有一整套常人难以想象的隐秘手段,图中这件不及巴掌大的小册子就是间谍用来翻译密电的微型密码代号本。供图/Corbis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