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注音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8日 文章出自: 作者: 宰予 

标签:

“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这几乎是欧美人的一种共识。但在中国,却也有很多人对英文头疼不已。其实,这道鸿沟从根本上就存在:汉字象形表意,与西方的拼音文字本就不在一个脑回路上。但一百多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们,却脑洞大开,为两者创造了联系:那就是“汉语拼音”。

如何取一个“民国范儿”英文名

为什么周杰伦的英文姓氏是Chou?为什么“道”的英文不是Dao而是Tao?为什么“功夫”要译成Kungfu?

要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先考一道网络常识题:常凯申何许人也。2008年,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一位教师,在学术着作中将Chiang Kai-shek这个名字译为“常凯申”,闹了大笑话。因为这位常凯申,其实是大名鼎鼎的蒋介石。

这样的翻译笑话并非个例,很多民国名人的名字,翻成外语就变得陌生,分分钟让你粉转路人。而这些“民国范儿”外文译名,都是因为当时的“威氏拼音”而产生的。

汉语拼音—威氏拼音对照表。

例如钱锺书的英文名Ch‘ien Chung-shu,在威氏拼音里,“钱”的拼法就是Ch‘ien,“锺”则是Chung。Ch‘ien中的符号(‘)还不能少,因为它用来表示送气清辅音(现在汉语拼音qian中的q就是送气清辅音),如果少了它,Chien的读音就是不送气的,相当于现在汉语拼音的jian。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