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如何为你取洋名?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9日 文章出自: 作者: 路峰
标签: 北京市

像全聚德和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正在走出国门,但人们因此遇到一个问题:无论用中文名还是洋名,这些名字对老字号意味着什么?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求学
北京有许多拥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店铺,比如全聚德烤鸭店、王致和臭豆腐、同仁堂药店。现在有人开始为他们走向国际操起心来,要给他们取洋名,并且着急得很。8月就要召开奥运会,北京就要引来无数国际人士。那么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这项由传神联合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老字号协会和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共同发起的第一季“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的杰作,这六家老字号的英文名分别是这样的:全聚德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吴裕泰Wuyutai Tea Shop-Since 1887 ;同仁堂Tong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 1669;瑞蚨祥Ruifuxiang Silk-Since 1862;荣宝斋Rongbaozhai Art Gallery-Since 1672;王致和Wangzhihe Gourmet Food- Since 1669。据他们发布的消息,这次诞生的老字号招牌翻译标准分别是“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 产品特性 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 产品店铺 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 经营产品 起始年代”。
既要巧妙地找到中西方思维的结合点,又要兼具精练、创新并不失本意的翻译手法,符合“信、达、雅”的标准,这不仅是摆在全国老字号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奥运、商家、特别是外国友人所期待的。
中华老字号的名字大致分为三类:或源于中华文化诗词典故,或是美好意念的词组组合,要么就是创始人的名字和地名。六家老字号的英文名一公布引起了强烈反响。据称,老字号的英文名在评审时,外国专家提出了很多意见,他们大都比较赞同目前的办法;而民俗专家、老字号企业一致赞同保留老字号的招牌发音,认为这样代表了品牌形象和老字号的招牌,凸显了民俗和文化根源。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王立弟也认为,统一的结构形式树立了典范,为将来翻译其他中国品牌建立了标准,翻译强调了历史品牌,使讲英文的消费者明白这些产品究竟是什么。
而这些翻译后的洋名,对讲英文的消费者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美国的纳敏(Naomi Hellmann)说:“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名字,并不能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挂钩,真正想了解中国的人不会通过一个英文名来认识中国,而对中国不了解的人,在老字号面前,能打动他们的也许只是质量、价格或服务,一个名字究竟能表达多少意思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