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沙滩
潮水与海风中的失乐园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7日 文章出自: 作者: 黄戴戴
标签: 海岸

水母:流浪没有方向
水母是典型的“随波逐流”式生物,尽管它们也具有游动的能力,但还是抵不过海浪和潮涌,被水流送到哪里,它们就凭借触手上的刺细胞在哪里捕食。若是不幸漂流到浅滩上,烈日暴晒会令水母性命堪忧。为了不变成脱水海蜇皮,它们显然期待着在晒干之前,赶上涨潮的时机。

海胆:归去来兮随潮水
杂色角孔海胆常会被退去的潮水遗留在沙滩上,不过别担心,等到涨潮时,它们又会在波浪中“连滚带爬”翻着跟头融入浪花中,返回大海。就在潮水涨落之间,有机物碎屑就会随着海浪不断流过海胆身边,于是送到嘴边的食物被海胆安心享用。它们身上的尖利棘刺可以防身,安全问题不用担心。若是被浪头“扔”到距离海边较远的地方,它们也会利用棘刺配合着硬壳内的“管足”,慢慢挪动回去。

沙蚕:藏在沙中蠕动
顾名思义,沙蚕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就是沙子里。海滨潮湿的沙中,如果挖对了位置,就能从中发现沙蚕。别看这些蠕动的家伙们令人感到恶心,它们可是整个沙滩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动物以之为食。直到繁殖季节,沙蚕们才会离开地穴进入海水中。

沙蟹:地道挖掘机
退潮的沙滩上,时常可以看到精致的小沙球,它们大都是沙蟹的杰作。沙蟹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在沙子中挖掘地道是它们的拿手好戏。涨潮时,它们躲在地道里,用沙子将地道入口封死;等到退潮,它们就会从地道里钻出来,呼吸空气,寻找食物,顺便将地道修整一番,在沙滩上遗留下更多的小沙球。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