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岸线:行走在中国最原始的海岸线上
徒步北部湾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文章出自: 作者: 朱千华
标签:

人文地理作家,热爱徒步。“我徒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长期伏案写作,身体日渐发福,心颇烦闷。就量身制定了融田野考察、散心、瘦身于一体的徒步计划。此前已徒步夏特古道(2014年)、虞坂古道(2015年)、滇越铁路(2015年)等内陆山区。山走过了,就向往海。”

地道东北人,现居云南,自由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常年行走在山林江海之间,因为向往自然向往美食,于是成为行走的动力,每到一地,必拍美景必尝美食,四海为家行走为乐。

高潮迭起的走岸线第1天:零距离接触走私者·拜千年榕树神·尾金滩裸浴
2016年8月23日,处暑。处暑即出暑,北方日渐秋凉,而地处亚热带北部湾地区的广西东兴市,依然阳光充沛,据预报,白天最高气温达33度。

一大早,我从东兴市区来到竹山村。位于中越界河北仑河入海口的竹山村,是中国南部海陆相会处。靠海边有球状雕塑,名曰“零点”,原是东兴至那坡沿边公路的起点标志,现在也被当作中国南部海岸线起始点。不远处有“大清一号界碑”,正面写着“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看到此我忽然有个疑问:界碑往往一面标注为中国,另一面标注为邻国,可一号界碑却并非如此,何故?后来询问值勤的边防战士,原来,中越两国陆地接壤处,立碑于国界线上,正反标注两国;若以河为国界,则界碑分别立于各自岸边。


从大清国一号界碑处出发向南行走,漂亮的北仑河海堤出现在眼前。轻松走上海堤,忍不住驻足眺望。北仑河平静地注入大海。海阔天空,一片澄明。这里看不到国界线,也看不到纷争。
继续前行,突然看见一些渔船聚拢至海边。海滩上,有渔民正在上船下船、背驮肩扛地忙碌。我想了解渔民收获,就靠拢过去,掏出手机拍摄。立刻,有几个人很警惕地盯着我。直到此刻,我仍未意识到危险。我看到一位渔民背着一个大麻袋,走路摇晃,就很热心地追上去扶他一把。另一个人马上冲到我身边,也不说话,一下把我挡开。正在发懵,一个拎着竹篓的老渔民走来,拉着我的手臂说:“走,看看我的鱼如何。”我被他拉上堤岸。此时,大堤上有不少拉货的车辆,有许多人戴着斗笠,阳光太强,看不清斗笠下他们的脸。拉我的渔民并未松手,而是继续往村子里去。我说:“老乡,你把我带去哪里?”渔民并不回应,在竹林里走了一段,见四下无人,才松开我的手说:“那些是越南走私的人,千万别惹他们。他们已盯上你,先到我家歇歇再走。”我这才恍然大悟,心里对老渔民充满感激。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