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一千三百年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文章出自:
标签:

位儒巾澜衫的书生,在书童的伴随下,山水兼程。这是明代的佚名画家所绘的《王琼事迹图册》中的一个场面。明代才子王琼一生“学优而仕”,功成名就,贵为一品大员,是走上科举道路的古代读书人的典型楷模。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银牌同样刻画了读书人“蟾宫折桂”的梦想。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银牌同样刻画了读书人“蟾宫折桂”的梦想。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不得废除的科举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李豫刚刚即位,他的王朝从安史之乱的战火里摆脱出来,奠基未久、百废待兴。
有一天,李豫照例批阅奏疏,礼部侍郎杨绾所上的折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内容矛头直指每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科举是隋朝开始的一种选官制度,通过考试笔问选拔官员。唐代继承了前朝的这项旧制,从高祖登基的武德元年(618)就开始了科举考试,并且诞生了孙伏伽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状元”。此后,考试制度一实行就是五十来年,连安史之乱期间都没有停止过,如今杨绾却明确要求废止科举考试,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
这位新皇帝立即召集大臣进行了一场大讨论,热火朝天的答辩很快分为主张科举和要求废止科举的两派。
“今绾所请实为正论!”位高权重的给事中李栖筠、尚书左丞贾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严武等人都站出来表示支持,严厉抨击科举是“小人之道”。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