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与眼袋
眼睛,你『肿』么了?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8日 文章出自: 作者: 曹阳 

标签:

乌溜溜的黑眼珠,水汪汪的大眼睛,迷人的眼睛总是很容易成为关注焦点。但有些时候,它又让容貌大打折扣,比如睡眼惺忪时,还有刷夜或痛哭之后,肿眼泡、熊猫眼就随之而来——眼睛怎么好端端地自己肿了呢?

肿眼睛也有分类

“黑眼圈”和“眼袋”其实都是民间的通俗叫法。前者就是下眼睑浮肿,并有一块乌青,也被戏谑为“熊猫眼”。后者则是下眼睑浮肿得更厉害,肿成一“坨”,好像里面被塞了东西,俗称“肿眼泡”。

困死宝宝了~

眼睛的自然肿

眼睛的“肿”与眼球无关,而是它外面的皮肤肿了。这个“肿”虽然不是外伤造成,但肿的原理完全一样。“肿”通常都是因皮下毛细血管、小静脉发生堵塞或破裂,血液、体液渗透到皮下组织,把那里给撑鼓了,导致皮肤表皮变薄,甚至能看到阻塞的血管和淤血,像一般挫伤、崴伤造成的肿胀都是如此。眼睛肿也同理,只不过它的自然肿分为两种形态:黑眼圈和眼袋。

正常情况下,眼静脉血量不多,眼皮也就不太能透出它的颜色。
正常的下眼睑内皮肤深层的血管状况。
皮下静脉堵塞或破裂,把眼皮憋大了。
静脉血量暴增,“染”黑了下眼睑皮肤,熊猫眼就出现了。

黑眼圈:眼皮透血色

眼球需要灵活转动,所以包裹它皮肤的表皮层很薄,薄到甚至接近透明,这让皮下组织中的静脉有时候肉眼都能看到。而其中,有一条比较粗大的静脉:“眼静脉”,正好位于下眼睑中。

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颜色偏深,是暗红色的,本来就更容易透过皮肤显现。当眼球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时,比如用眼过度,或者睡眠不足,就需要动脉血输送来大量的养分,而带走废料的静脉血量也就陡增。如此一来,颜色加深了的眼静脉透过表皮层,就把下眼睑的皮肤衬成了乌青色,形成了黑眼圈。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