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民族特色在流淌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1日 文章出自: 作者: 王清华
标签: 迪庆藏族自治州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1989年8月,我们开始了渴望已久的澜沧江之行。此后的15年间,我重访澜沧江数十次。然而提起笔来,第一次考察澜沧江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从昆明乘车出发,沿滇缅公路西行,仅一天就达江边。人伫立江边,犹如坠入深陷的大地裂缝中,两岸峭壁林立、植被葱茏,一条与江面同宽的蓝天蜿蜒在头顶。这里是典型的干热河谷,虽然江水滔滔,山风徐徐,却暑气难当。向导告诉我们:“要上高山,得多带衣服,这里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果然,当我们沿着一条弯曲于灌木丛的山道向高处前进,刚到半山,便暑气全消,眼前云南松、扁柏、野核桃、青枫、水冬瓜等针叶、阔叶树木混交成林。再往上,已是寒气逼人,林木稀疏,四周只有草甸、荒漠和雪峰。

在考察澜沧江江源的一路上,藏族的勇敢和朴实让我感慨

车过德钦,滇藏公路一直沿着澜沧江河谷向北延伸,实际上是行走在险象环生、令人胆战心惊的悬崖峭壁上。对面,时隐时现的茶马古道让人浮想联翩。这条路在下雨时,沿途塌方;若不下雨,山石又会自动爆裂。一不留神,就有巨石从天而降。颠簸中,我们到了滇藏交界处。只见公路悬空,头上是山,脚下是江,路面凹凸,窄而又弯,正是以前“马帮不敢走、猴子也发愁”的险恶地段。
司机阿青是个技术纯熟、意志坚定的藏族汉子。车过梅里雪山时,他和所有藏族司机一样,极其虔诚地向雪山朝拜、祈求平安。此刻他下意识地减慢了车速,自言自语道:这里刚下过雨,路很滑。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