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峡谷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1日 文章出自:



和横切山脉的太行山峡谷、太鲁阁峡谷等“横谷”不同,怒江(还有澜沧江)大峡谷则是与山脉走向平行的“纵谷”,由此才形成了诸如“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而这是因为印度板块东北缘与欧亚板块相挤压时,在滇西北和藏东产生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大断裂所致。怒江大峡谷北起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南至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长约300余公里。由于东、西两岸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逼峙,这一河段成了怒江最为险峻的峡谷段,平均谷深在2000米以上,最大谷深在滇藏交界处的高黎贡山主峰鹿楚腊卡峰(5128米)和碧罗雪山主峰竹子坡峰(4784米)之间,谷底海拔1650米,高差可达3478米。怒江大峡谷河床宽度一般为100至150米,最窄处仅数十米。深谷中的怒江,不断地克服着一座座石门、隘谷、峭壁的封锁,而一道道险滩,更是不断激起了怒江惊天动地的怒吼。
怒江大峡谷地区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着称,它是傈僳族的最大聚居地,怒族和独龙族的惟一聚居地,还有普米、白、彝、纳西、藏、景颇、傣等一共20多个民族,沿峡谷而行的茶马古道有近千年的历史。尽管诸多民族、诸多宗教共存,但基督教和天主教却在不同的民族中都占有主要地位,这是颇值得玩味的文化地理现象。
编辑评语:
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为奇特的一个峡谷,它有一种可怕的精神魅力。站在怒江最为险峻的峡谷上,会因为峡谷的景象、声音、气氛混合而成的奇怪的“场”,而迫切地想从悬崖上飞身跃入激流,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冲动,一种将自己投身于毁灭之中的强烈欲望。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