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祠堂看见家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2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陈佳臻
标签:
生活在北方,老家在广东潮州,每每梦回故乡,总会梦到门前的池塘、大榕树,还有那座陈家老祠堂——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镇鳌头的陈氏宗祠。

深山有古祠
位于清远英德的彭家祠,是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始建于明末,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岭南建筑三瑰宝”。彭姓属于客家民系,祠堂依山而建,既是祖祠,又能防御土匪。建筑错落有致,在晨光山色中,体现着家的安宁。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军
位于清远英德的彭家祠,是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始建于明末,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岭南建筑三瑰宝”。彭姓属于客家民系,祠堂依山而建,既是祖祠,又能防御土匪。建筑错落有致,在晨光山色中,体现着家的安宁。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李军
池塘和榕树,是潮汕祠堂前的“标配”,象征家族源源不竭、繁荣昌盛。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祠堂在哪,榕树在哪,家就在哪。即便今天,潮汕人依然如此观想。
潮汕的根本
或许很难找到比潮汕更重视祠堂的地方了吧。城乡的每个角落,都有祠堂。明清时,家族修建祠堂之风在潮汕地区兴起。清嘉庆时期的《澄海县志》里说:“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清末民初,祠堂更是遍布潮汕。1936年,中山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潮州澄海的樟林乡,共有34座祠堂,平均一个姓氏有7座祠堂。
中国历史上的家族祠堂发轫于何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单说一家一姓的宗族祠堂,大概和宋代儒学复兴有关。祠堂是执行家礼最重要的场所。一开始,祠堂应该是名门望族的私有物。随着宗族观念在明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家族身份了,祠堂于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