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沉船的诉说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2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阿希雅
标签:
阳光洒在银沙上,有些灼人,碧浪则带来丝丝清凉。放眼望去,青山如黛。这里是广东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不过我的目标,是不远处的一座建筑。那是一座为了一艘船而修建的梦幻之家,并拥有一个惹人遐想的名字——“水晶宫”。

沉船重现
这是正在一比一复制的“南海Ⅰ号”。“南海Ⅰ号”是一艘短而肥的福船,以松木和杉木为主要材料,代表着8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造船技艺。它行驶起来会是什么样子,能经受多大风浪,航行能力如何?或许等到这艘复制品启航时,这些问题可得到部分解答。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杜凯旋
这是正在一比一复制的“南海Ⅰ号”。“南海Ⅰ号”是一艘短而肥的福船,以松木和杉木为主要材料,代表着8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造船技艺。它行驶起来会是什么样子,能经受多大风浪,航行能力如何?或许等到这艘复制品启航时,这些问题可得到部分解答。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杜凯旋
30年前,人们心心念念要寻找的是另一艘船。当时英国海洋探测公司与广州救捞局合作,在阳江附近的台山上川岛海域搜索一艘18世纪东印度公司的沉船。结果连船的影子也未见到,却意外打捞出一条长1.7米的金腰带和一些保存完整的瓷器。
随后,那一片海域就成了“禁海”。学术界秘密确认了一则消息:阳江海域内,有一艘古代沉船,正好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上。它连同它上面尚无法预估的遗物,可能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谜题。根据发现地,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先生,为这艘沉船郑重命名——南海Ⅰ号。
从“南海Ⅰ号”起,长眠于中国广阔海域内的沉船,被陆续“唤醒”。而拥有全中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省,则成为这场轰轰烈烈的水下大发现的急先锋。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