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龙羊 大地丰碑:龙羊峡大坝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6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葛文荣
标签:

从前期规划到荒原峡谷间拔地而起、成为在上世纪广为人知的“黄河第一坝”,龙羊峡的出生历经30余年:其中包括50年代的地质勘探、枢纽设计,70年代开始的电站主体工程建设和机电安装,80年代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到如今,时光又是30多年。
作为那个时代中国人建造的巨大工程,曾经有着巨大政治和社会影响的龙羊峡大坝,在喧嚣归隐、繁华落幕之后,犹如一座非凡的时代雕塑,依然昂然屹立于高原之上。
这段黄河中有着史诗般的大峡谷
翻过日月山,穿过一片大草原,就进入了黄河在上游共和盆地深切出来的大峡谷,峡谷内便是龙羊峡水电站的大坝。对于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我来说,对于龙羊峡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因为在我成长的年代,我的父辈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大坝的建设。打很小的时候起,龙羊峡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一种记忆符号,抹不去,忘不掉。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龙羊峡大坝就开始了工程准备
从1956年起,国家就开始了龙羊峡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1976年1月28日国家批准建设龙羊峡水电站,勘察设计工作由水电部西北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1976年2月地勘队伍进驻龙羊峡,与此同时水电第四工程局施工队伍进入工地,开始施工准备工作,从而形成该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特点。30年间,勘测设计人员在荒无人烟的高原峡谷中顶着风沙在峭壁间作业,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线路约4000公里,打岩芯钻探孔187个。上图为大坝基础开挖第一声炮响。
从1956年起,国家就开始了龙羊峡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1976年1月28日国家批准建设龙羊峡水电站,勘察设计工作由水电部西北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1976年2月地勘队伍进驻龙羊峡,与此同时水电第四工程局施工队伍进入工地,开始施工准备工作,从而形成该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特点。30年间,勘测设计人员在荒无人烟的高原峡谷中顶着风沙在峭壁间作业,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线路约4000公里,打岩芯钻探孔187个。上图为大坝基础开挖第一声炮响。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家人去看望在龙羊峡工作的三叔,在峡谷区看到了令人震撼的场景:偌大的峡谷内崖壁上灯火闪烁,上面悬挂着开山凿石的工人,铁锤凿子的叮当声、哨子的警示声,还有电焊的火光此起彼伏。巨无霸一样的重型汽车在谷底出出进进,身后腾起一阵阵沙土……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