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羊峡与黄河土林:峡之极险与山之至炫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5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范晓
标签:

黄河切割高原创造出来的双重雕塑
黄河在一百多万年的演化生长过程中,经龙羊峡进入青藏高原,才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河。而黄河能够汇纳青藏高原之水,也不是偶然的,它和青藏高原距今几百万年以来的强烈隆升,有着因果关系。

从龙羊湖所在的共和盆地来看,它的基底主要是距今2亿多年的三叠系碎屑岩与火山岩,以及时代稍晚于它们的花岗岩。大约距今2300万年左右的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由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青藏地区开始抬升,地质学家把这一地质事件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它产生的连带效应是,共和一带开始断陷成盆地,其相邻的青海北部的柴达木、青海湖盆地也得到扩展。在新近纪时期,共和盆地中的湖泊河流沉积物厚度可达千米以上,其中发现有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的着名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包括有:三趾马、互棱齿象、乳齿象、大唇犀、花鹿、羚羊、莫鼠、鼢鼠等等,它反映的是亚热带半干旱至潮湿的森林与草原环境,盆地的海拔约在1000米左右。这说明,当时青藏地区的抬升在较大程度上被侵蚀作用所抵消,削山填盆,形成了地形较和缓的准平原,这个准平原面,便是后来的高原面。直到距今约340万年的新近纪晚期,在板块推挤加剧的情况下,青藏高原开始了强烈隆升,这也被为“青藏运动”,在这一造山运动中,青藏高原边缘的断裂活动加剧,高原和周边的地形反差逐渐拉大,给高原外围的黄河向高原上溯与扩展提供了有利的通道与动力。

青藏运动以来的高原隆升,是快速强烈与缓慢平稳交替进行的,而每一次快速隆升阶段,都对应于黄河切穿一段山脉形成峡谷,向高原内部深入一步。距今约110万年,造成黄河切穿积石峡进入循化盆地的地壳快速隆升,被称为“昆黄运动”,这时,青藏高原上的山地已开始进入冰冻圈;距今约15万年,造成黄河切穿龙羊峡的地壳隆升,被称为“共和运动”,此时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已对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造成了严重阻碍,中国西北至中亚的干旱气候带开始形成。
当黄河切开龙羊峡,切过共和盆地时,不仅疏干了共和古湖的湖水,也切割了共和古湖中从新近系至第四系、厚数百米至上千米的湖相沉积岩层,还切割了古湖沉积层之下由三叠系和花岗岩构成的基底岩层。这样,黄河这把大自然的刻刀,就在青藏高原的门槛上,完成了双重叠置的雕塑作品:上层是由新生界古湖沉积层构成的土林峰丛,下层是深切于中生界砂岩、花岗岩基底中的龙羊奇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