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原最后的牧人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5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梅卓 

标签:

如今全世界大约仅存野牦牛15000头,生活在青藏高原腹心区域。它们的体格比家养牦牛大两三倍,具有适应高寒缺氧的非凡能力。与野生牦牛交配后生养的家养牦牛,抵御高寒气候、抗御疾病能力、生存能力都极其顽强,当地人自豪地称其为“野血”。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边缘,留守着驯养牦牛“野血”的一家人。

从玉树结古镇出发,经过治多县、曲麻莱县曲麻河乡,一直向西,穿越血管一般四散漫延在宽广河床上的楚玛尔河,越野车经过近10个小时的奔走,终于来到坐落在玉珠峰北麓的热嘎老人的夏季牧场。

这里是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东缘。可可西里深藏在青藏高原腹地,横亘其间的唐古拉山脉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被称为藏北群山之首,与周边终年冰雪皑皑的雪山群落一起,蕴养了万年的上百条现代冰川发育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和北源楚玛尔河组成了长江源头水系区,当地人把长江上游称作“治曲”,意为牦牛河。

热嘎老人在20年前由昂拉村迁来,从此与玉珠峰相伴至今。当我们一行四人出现在他的白色简易板房前时,门前的几条藏獒吼叫起来,热嘎老人一家子含笑迎接了我们。儿媳德格措迅速加旺牛粪灶火,开始准备晚餐,美丽的孙女妩彤不声不响帮助着母亲,两位孙子索南扎西和尼玛才仁略显腼腆,但依然热情地端来茶水和风干牛肉。

今年7月,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赶到可可西里无人区东缘热嘎老人家里的时候,正赶上他们家的一头母牦牛刚刚生产,热嘎老人的孙女妩彤在帮母牛挤奶。由于母牦牛是第一次当妈妈,并不太适应,所以妩彤每次帮母牦牛挤奶的时候,事先总是会轻柔地抚摸一会儿母牦牛的皮毛,并把酥油涂抹到它的犄角和乳头上,让它安静下来。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梅卓

现年73岁的热嘎老人端坐在灶火边,这是家中最显要的位置,彰显出一家之主的风范。大约100年前,他的祖辈从果洛阿什姜部落迁徙而来,带着游牧民对丰美草场和自由生活的渴望历经艰辛苦难后,加入此地的布久部落,而这个部落中有许多家族的姓氏是“仲哇”,意思为野牦牛的后代。正如这个兆示一样,热嘎老人一家也和野牦牛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