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 传统的圣城&现代的都会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陈度 

标签:

在传统文化视野中,拉萨被许多人誉为“圣城”,这是因为过去人们更关注拉萨这座城市在宗教和吐蕃王权上的象征意义。而现在,在雪域高原上一座连接着传统和现代的新型城市正在崛起:在这里,传统老街区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安置,服务于人们生活的现代化城市也在不断成长中;在这里,传统文化在以人为尺度的细节中展现着自己的魅力,新生活方式和新文化也充满了勃勃生机。
今日拉萨,既保留了传统的一面也展现出时尚的风采
夜幕之下,坐落于拉萨河畔慈觉林藏院风情街上的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呈现出华丽明亮的景象;横跨拉萨河两岸的慈觉林藏式廊桥,也是一片光明灿烂;远处的红山之上,布达拉宫更是光华璀璨,仿佛自己会发光一般,这是因为布达拉宫夜景灯光工程,运用了一种非常先进和现代的照明手段。

在“拉萨”最早出现的地方,看拉萨的现在与未来

如果要寻找一处最能对比拉萨新旧不同的地方,我想那是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中心位置的噶琼寺。噶琼寺是拉萨城区为数不多的吐蕃时期王家寺院之一,由吐蕃王朝第四十代赞普赤德松赞为彰显功绩而建。据说赤德松赞的本意是想建造一处宏伟巨大的像太阳或月亮一样的存在,但限于寺基难寻和财力,最后在柳梧热玛冈建成了一座小星星般的寺院,这就是噶琼(藏语意为小星星)寺的来历。

建成伊始的噶琼寺,规模超过了当时的大昭寺,史料记载该寺“高达九层,第一层是藏式风格,二三层是于阗风格,四五六层是来自白曲的汉地工匠按汉地风格所修,七八九层是印度工匠按印度风格修建”,可以想象该是何等的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朗达玛灭佛时,噶琼寺惨遭火焚,虽然没有彻底消失,却再不复当年雄姿。19世纪40年代,藏族史上着名的佛门奇僧、学术大师更敦群培为修撰《白史》来此考察时,所见的是一座快要湮没于荒草黄沙间的小寺,但建寺石碑和碑文尚存,就是在噶琼寺的建寺石碑上,人们发现了拉萨这座城市名字最早的文字记载,噶琼寺也因此被誉为“拉萨”最早出现的地方。

然而,就算有这样的渊源,噶琼寺在现在的拉萨依旧鲜为人知,而且老派一些的拉萨人对噶琼寺所在的这片不断生长的新城区也有些不屑。因为在传统观念里,拉萨仍特指以大昭寺为核心的老城,再扩大一些也无非就是拉萨河北岸吧,南岸算什么?说好听一点儿叫城郊,在许多人的心底所想中那就是乡下了。

时尚华美的五星级酒店中,享受时尚生活的人
图为拉萨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供图/江苏支援拉萨前方指挥部),其独具藏文化风格的设计理念,与拉萨河谷风光和高原景观自然融合而又富有个性的外观,让它很快成为所在区域的地标性建筑。
在五星级酒店中享受的人可不一定都是游客,最近几年,去五星级酒店吃自助餐已经成了许多拉萨市民的习惯。

那么现在的柳梧新区究竟是怎样呢?从噶琼寺南侧高层楼盘的顶楼俯瞰,只见焕然一新的寺院与城市绿地相连,高楼合围令其显得格外精致,只余西北一角是按传统庭院样式建造的营房式小区,柳梧新区最老的原住民们居住在里面,噶琼寺是他们转经休息、享受美好午后阳光以及神圣宁静的去处。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