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寒旱所发布《第二次冰川编目》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4日 文章出自:中国科学报
标签: 科学
历时八年科学调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前发布了《第二次冰川编目》,使我国成为世界冰川分布大国中首个实现两次冰川编目的国家。
此次发布的中国冰川编目是在2006年启动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成果。在专家组组长秦大河的指导及项目负责人刘时银研究员的带领下,对中国冰川分布现状进行的一次系统更新。
“此次编目包括了中国现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51480平方公里,估计冰储量5600立方千米。”中科院寒旱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对比发现,1950年代以来的全球变暖导致中国西部的冰川面积总体萎缩18%左右。”
冰川正在萎缩
在我国,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有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八成以上。多次担任中科院珠峰冰川考察队队长的康世昌在去年的科考中发现,珠峰地区东绒布冰川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冰塔林的下限上移,冰川边缘一些高大的冰塔林已经消融崩溃;在海拔6300米以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冰裂隙,而且冰裂隙的宽度也在扩大,这些都是冰川强烈消融的表现,这表明气候变化对珠峰地区的影响很明显。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